资讯内容
媒体 中国稀土(2)日企磁铁悄然失去市场
资讯来源:日经中文网2025年6月19日
“已陆续获得国家主管部门颁发的出口许可证,出口区域包括美国、欧洲及东南亚等”,中国稀土磁铁大型企业江西金力永磁科技6月11日向投资者披露了这一信息。看到对汽车等产品不可或缺的高性能磁铁将恢复供应,客户企业的采购负责人松了一口气。
当中国政府4月4日宣布限制稀土出口时,江西金力永磁科技向当局申请的出口手续几乎完全停止。这引发了汽车停产等全球供应链的混乱。
从加强管制到6月9日~10日,大约过去了两个多月。中美两国政府在伦敦举行部长级会谈,同意遵守互相取消出口限制的协议,江西金力永磁科技生产的磁铁也开始获得出口许可。
江西金力永磁的供应对象包括中国纯电动汽车(EV)巨头比亚迪(BYD)等中国企业以及美国特斯拉、德国大众、三菱电机等世界知名厂商。
日本企业曾经在耐热性和磁力优异的高性能磁铁领域占据优势。中国也依赖进口日本产品。如今,中国制造的稀土磁铁的全球市场份额超过8成,与仅占1成多的日本企业相比,差距巨大。中国是如何赶上并超越日本企业的呢?
这一切可以追溯到2010年。当时中日关系对立,中国一度暂停对日本的稀土出口。对日本磁铁制造商来说,稳定获取中国生产的稀土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。
解决方案是在中国生产。日本磁铁巨头TDK于2013年与中国企业共同成立了新的磁铁制造公司。日立金属(现为Proterial)也于2016年与江西金力永磁科技并列的中国磁铁大型企业合资进入中国市场。
各企业表示“已采取防止技术外流的措施”,“迄今为止没有发生技术外流”。然而,中国业内人士分析称:“自日本大型企业在中国开始合资生产并提供经验以来,中国的技术实力迅速提高”。
很显然,背后是中国政府的意图。“要加大科技创新工作力度,不断提高开发利用的技术水平,延伸产业链”,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9年视察江西金力永磁科技时,提出了培育磁铁产业的方针。
2015年发布的高科技产业振兴政策《中国制造2025》也可以说是其中一环。旨在培育纯电动汽车和机床等重要产业,同时支持作为核心部件的中国磁铁厂商。
江西金力永磁科技提出了“成为全球领先的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供应商”(董事长蔡报贵)的目标。最近,该公司投资10.5亿元人民币在稀土产地内蒙古自治区建设新工厂。计划到2027年将生产能力提高到2024年的1.6倍。
随着中国企业在市场规模上崛起,日本企业的存在感减弱。业内人士表示:“日本磁铁厂商受到日本国内大客户强烈的降价压力,没有扩大投资的实力”,在4月份中国的磁铁出口急剧减少时,“无法充分满足寻求替代供应的外国企业的需求”。
中国的稀土主导权已经延伸到磁铁这种加工品。尽管经过与美国的部长级会谈后,中国恢复了磁铁出口,但震荡仍在继续。据中国业内人士透露,目前中国的出口许可几乎仅限于中国的磁铁厂商。
据说,获得许可的数量也远远不能满足全球高科技产业的需求。此外,还有报道称中国恢复稀土出口可能是一项为期6个月的临时措施。
一些一直购买日本磁铁的企业,为了稳定供应,正考虑转从中国企业购买。日美欧构建不依赖中国的独立供应网的道路变得更加艰难。
日本经济新闻(中文版:日经中文网)多部田俊辅 北京、药文江、冈田江美、山本贵大
相关资讯【2025年6月18日媒体 中国稀土(1)经过40年实现垄断上海国际经贸合规法律服务平台 (tclegal.cn)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