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讯内容

媒体 中国稀土(5)沉睡日本海底的中重稀土

资讯来源:日经中文网2025年6月24日

在日本最东端的南鸟岛周边海底发现了“稀土泥”,储量被认为超过1600万吨,居世界第3位。而且含量的5成左右是中国实施管制的中重稀土。如果每天打捞3500吨稀土泥,“在过去20年左右的任何价格范围内都能盈利”……

确保纯电动汽车(EV)等必需的稀土是日本国内产业的悬案。占产量7成的中国为了对抗美国而限制出口,已经出现了令日本国内制造商停止生产的局面。日本的海底资源“稀土泥”中富含属于管制对象的“中重稀土”。从确保资源安全保障的观点来看,开发的重要性也将提高。

日本的海域沉睡着有潜力的稀土资源。东京大学教授加藤泰浩等的研究团队2013年在位于日本最东端的南鸟岛(东京都)周边的海底发现了以高浓度含有稀土的“稀土泥”。仅南鸟岛的有潜力海域(2500平方公里),稀土储量被认为超过1600万吨,居世界第3位。

       进入2025年后,日本政府提出了致力于稀土泥开发的方针。4月宣布将启动从深海6000米处捞起稀土泥的“采泥管”的连接试验。日本政府将力争2028年度以后完善稀土的生产体制。

 值得一提的是,富含中国的出口管制导致稀缺性被强烈意识到的中重稀土。稀土大致分为轻稀土和中重稀土类,中重稀土大部分产自中国。作为中国政府4月公布的出口管制对象的镝等7种稀土均属于中重稀土。据东京大学的加藤泰浩教授介绍,稀土泥含量的5成左右是中重稀土。

       要实现商业化,盈利性将成为课题。2021年东京大学稀土泥与锰结核开发推进联盟进行了经济效益评估,加藤泰浩教授表示,如果每天打捞3500吨稀土泥,“在过去20年左右的任何价格范围内都能盈利”。

       为实现稀土泥开发而正在推进的日本内阁府战略性创新创造计划(SIP)的目标是,2027年1月以后每天打捞相当于350吨的稀土泥。今后的焦点是能否增加采泥量。

undefined

在稀土泥等采捞上来之后,还需要从远离陆地的海域运输的费用。实际上,要想作为稀土使用,还需要提高纯度的冶炼技术。但是,与在地上开采的资源不同,从海底的泥中提炼的技术尚不完善。应用于工业面临的技术问题不在少数。考虑到环境负荷,还需要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行调查。

由于中美对立的激化,稀土采购的不确定性增加。专业商社Planet(东京都港区)的代表董事川崎丰表示,“稀土也被列入中国的出口管制对象,让人感到困惑”。已导致欧美的部分汽车及零部件厂商停产,铃木小型车“Swift”陷入停产的事态。

       中重稀土的交易价格也大幅上涨。英国调查公司阿格斯媒体(Argus Media)的数据显示,从中国以外的价格指标的欧洲价格来看,镝和铽截至5月初的价格与1个月前相比涨至约3倍。这是有数据可追溯的2015年5月以来的最高点。截至6月上旬,仍维持在最高点附近。

       开采和冶炼国产稀土的门槛仍然很高。但是,如果稀有矿物的主导权一直被外国掌握,日本国内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就无从谈起。包括节约资源和再利用在内,持续的技术革新不可或缺。

   日本经济新闻(中文版:日经中文网)山田周吾、矢野摄士

相关资讯【2025年6月23日媒体 中国稀土(4)日本如何摆脱对中依赖?上海国际经贸合规法律服务平台 (tclegal.cn)